一、入职没有签合同可以获得多少赔偿
入职未签合同的赔偿情况需具体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里的二倍工资差额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计算,直至补签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或用工满一年的前一日。
例如,若劳动者入职三个月后仍未签合同,那么可获得两个月工资的二倍工资赔偿。
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时,劳动者依然有权主张自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期间的二倍工资差额。
不过,主张二倍工资赔偿存在仲裁时效问题,一般为一年。从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劳动者应及时维护自身权益,收集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及入职时间的证据,通过合法途径主张相应赔偿。
二、入职15天没有签合同能赔偿吗合法吗
入职15天未签合同,从法律角度分析:
首先,这种情况不违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均为合法。所以,入职15天未签合同尚在法律允许的宽限期内。
其次,关于赔偿问题。由于未超出一个月的法定时间,通常此时劳动者要求赔偿缺乏法律依据,用人单位无需因未签合同支付赔偿。但需注意,若用人单位在此期间存在其他违法行为,如未按约定支付工资、未依法缴纳社保等,劳动者可依法主张相应权益。
此外,虽然入职15天未签合同当下不涉及赔偿,但用人单位应尽快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避免后续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劳动者也应关注合同签订事宜,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三、入职15天不签合同合法吗
入职15天不签合同通常是合法的。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即可。在入职15天这个时间节点,尚未超出法律规定的一个月期限。
虽然此时不签合同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但用人单位也存在一定风险。比如,若劳动者在此期间权益受损,因缺乏书面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可能导致纠纷处理难度增加。同时,若超过一个月仍未签订合同,从第二个月起,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直至补签合同或用工满一年。
对于劳动者而言,可与用人单位友好沟通,提醒其按照法律规定及时签订劳动合同,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若用人单位拒绝或拖延,劳动者可在必要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以上是关于入职没有签合同可以获得多少赔偿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