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职两个多月才签合同咋办
入职两个多月才签合同,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依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所以,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从入职满一个月次日起至签订合同前一日的双倍工资差额。
其次,劳动者可先与用人单位友好协商,明确指出其未及时签订合同的违法行为,要求支付相应双倍工资。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处理,责令其改正并支付相应费用。
另外,劳动者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准备好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请求裁决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差额。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若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者还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二、入职签合同签一年好还是三年
入职签订一年或三年合同各有优劣。
从一年合同角度看,对于员工而言,若对公司或岗位不太确定,一年合同期限较短,到期后可灵活选择是否续约,能较快重新规划职业方向。而且,试用期通常较短,可更快进入正式工作状态获取稳定收入。从公司方面,一年合同便于短期考察员工,若员工表现不佳,合同到期后不续签,解约成本相对较低。
三年合同也有好处。对员工来说,稳定性更强,提供了较长时间的职业保障,在公司能获得更持续的发展机会,参与长期项目积累经验。同时,一些福利待遇可能随着工作年限增加而提升。从公司角度,三年合同有利于保留人才,员工归属感可能更强,利于公司长期项目的开展和团队的稳定。
因此,员工应综合考虑自身职业规划、对公司及岗位的认可度等因素来决定。若追求短期灵活性,一年合同合适;若看重长期稳定发展,则三年合同更有利。
三、入职住宿要交押金合规吗
入职住宿交押金这种情况一般不合规。
从劳动法律角度来看,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住宿作为员工入职后的一种福利或配套安排,本质上也属于工作相关事项。要求员工交住宿押金,可能被认定为以其他名义收取财物,这违反了法律规定。
实践中,如果用人单位以保障住宿设施完好等理由收取押金,存在不合理性。若担心设施损坏等问题,可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在员工离职时进行检查评估,依据实际情况处理赔偿事宜,而不应事先收取押金。
若劳动者遇到这种情况,有权拒绝缴纳。若已缴纳,可与用人单位协商退还。协商不成的,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用人单位退还所收押金。
以上是关于入职两个多月才签合同咋办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