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离职不让走没有签合同
未成年人离职受阻且未签合同的情况,需根据具体情形分析处理。
首先,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违法行为。若该未成年人确实未满十六周岁,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无效,双方应按照过错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其次,对于已到法定工作年龄(一般为十六周岁以上)但未签合同的未成年人,其离职权利受法律保护。虽未签书面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关系,一般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不得以未签合同等理由拒绝其合理的离职申请。
再者,若用人单位以不合理理由拒绝未成年人离职,未成年人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责令用人单位改正。也可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离职权益。劳动仲裁机构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及相关法律规定,裁决用人单位是否应准许未成年人离职,并可能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支付拖欠工资、经济补偿等。
二、没签合同刚干满一个月就离职
在未签订合同刚工作满一个月便离职的情况下,存在一些法律要点。首先,尽管未签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依据法律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这种未签合同的短期情形下,虽可口头告知离职,但最好保留相关通知的证据,比如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告知单位离职意向。
其次,关于工资支付。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实际工作的天数支付工资。即使未签合同,劳动者付出的劳动也应获得相应报酬。若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通过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
再者,未签合同对劳动者还有额外权益。根据法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所以,劳动者可主张从第二个月起的双倍工资差额。
总之,即便只工作了一个月且未签合同,劳动者也有依法离职并获取应得报酬及相关权益的权利,要注意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利益。
三、从公司离职了又想回去怎么办
从公司离职后又想回去,可参考以下做法:首先,主动联系原公司的上级领导或人力资源部门,诚恳且礼貌地表达自己希望能重回公司工作的意愿,说明离职后对自身职业规划的重新思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新认识。其次,了解公司当前岗位的空缺情况。若有合适岗位,按公司要求准备好相关简历、证明材料等重新应聘。若没有直接匹配岗位,可表明自己愿意接受内部调配,在其他合适岗位上继续为公司贡献力量。再者,在交流过程中,强调自己对之前工作失误的反思与改进决心,展示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归属感。最后,等待公司的反馈。若公司同意,按其流程办理入职手续;若暂时未获批准,也可定期保持与公司的沟通,适时询问进展,待有机会时再次争取。需注意,整个过程要保持专业、谦逊,给公司留下良好印象,以增加重回公司的可能性。
以上是关于未成年离职不让走没有签合同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