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订立和合同生效的关系
合同订立与合同生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合同订立是指双方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的过程,强调的是合同的成立这一事实状态。
合同生效则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即开始具有法律效力。
通常,合同订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依法成立的合同原则上自成立时生效。但合同订立并不必然导致合同生效。比如,合同可能存在无效的情形,如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存在可撤销的事由,如欺诈、胁迫等。
此外,有些合同虽然订立,但生效可能附有条件或期限,只有在条件成就或期限届满时,合同才生效。总之,合同订立侧重形式,合同生效侧重效力。
二、合同的基本原则核心原则为
合同的核心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在法律地位上平等,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
2. 自愿原则:当事人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订立、变更和终止合同,不受非法干预。
3. 公平原则:合同的权利义务应公平合理,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获取不正当利益。
4. 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应诚实守信,不隐瞒真实情况,不恶意损害对方利益。
5. 合法原则: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这些原则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共同保障合同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有效。
三、合同撤销的几种情形
合同撤销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 重大误解:当事人因对合同的重要事项存在错误认识,从而订立合同。
2. 显失公平:合同成立时双方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
3. 欺诈:一方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而订立合同。
4. 胁迫:一方以给对方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而订立合同。
5. 乘人之危: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而订立合同。需注意,撤销权应在法定的期限内行使,否则撤销权消灭。
以上是关于合同订立和合同生效的关系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